美食特产问答汇集土特产、特色美食及特色工艺,促进美食文化传播!

四大怀药有名因覃怀

  怀帮商人敬的是药王爷,这可是有据可查的事儿。据《博爱县志》记载:唐高宗李治永徽元年(公元650年),黄河中下游流域发生瘟疫,孙思邈闻讯来到了现在的博爱县月山镇西侧、丹河东岸的圪坡挂牌行医,为群众治病。他以怀药为主要原料,大量制造屠苏酒等防瘟药剂,广为散发。当时用于制药的野生怀药供不应求,孙思邈便带动当地百姓广泛种植怀药,用于制药防病,不但扑灭了瘟疫,而且还在怀庆地区形成了民间种植“四大怀药”的传统。

  后来,孙思邈便在今云台山一带的太行山上采药著书长达30年,先后撰写《千金要方》和《千金翼方》各30卷,合称《千金方》。唐永淳元年(公元682年),孙思邈病逝于圪坡,享年101岁(另一说是享年141岁)。宋徽宗崇宁二年(公元1103年),孙思邈被追封为“妙应真人”,因此后世又称他“孙真人”。当地百姓为纪念他遏制瘟疫流行、开辟怀药种植的丰功伟绩,依山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药王庙,长年祭拜,并规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为庙会,天长日久便在庙前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药材大会。如果这段史实确凿,那么焦作民间大面积种植“四大怀药”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了。

  独特地理育良药

  “怀川”这个称呼来自于怀庆府“头枕太行山、脚踏黄河滩,中间夹着个牛角川”的地理位置。在我看来,怀川人的“精”与举世闻名的“晋商”的发展不无关联。当山西人从视野狭小的山沟里一下子来到广阔的大平原上,思维也变得活跃起来,因此他们胆子大、脑子活,做生意也有大气魄,凭着山里人的淳朴与诚信,将钱庄生意从山西盆地开到了全国各地。怀庆府的人刚好生活在晋商从山西盆地通向华北平原的出口之处,受晋商的影响,怀庆府人俭省节约,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,依靠自己的勤俭与精明,把自己土地上的物产销往全国各地。与山西人相比,他们勤俭持家,逐步积累,气魄虽然不足,生意却做得稳妥扎实。牛角川这样的地形,并未限制怀庆府人们的思维方式,他们反倒像沁河一样,将自己汇入更大的黄河水中,在当时的经济大潮中翻起一片片浪花。

  著名的易学大家、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曾运用中国古老的哲学理论,对焦作地区独特的山川地理风貌所孕育的独特物产作出解释:焦作古称河内,位于太行山南麓、黄河北岸,地势呈高山突入、大河怀抱之势,集山阳、河阳于一身,属于“乾乾为坤、阳阳为阴”之地,所生之物必以“阴”见长,比如太极拳是以柔克刚,“四大怀药”是滋阴补阳……

  我对文字学颇为偏好,因此着意研究了“覃怀”之名的由来。“覃”字的构型是会意,指的本是上有滤网(西)的酒坛子(早),因此“覃”字有呈网状交织的含义。“覃怀”之名,则是指当地的河流密集交织,结成水网。查证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,可以看到,自古以来焦作地区就是一个多条河流交汇、湖泊沼泽遍地的冲积平原,黄河、济水、丹河、沁河等各大水系像拧麻花一样在这里滚来滚去,将各种壤土汇聚于此。
  据《修武县志》记载,在云台山主峰上的药王洞里,“内有石丸,大如绿豆,服之能已疾”。正是广泛分布于太行山的岩溶(石丸)地貌,使山区的雨水渗入地下,而遍布焦作沿山平原的泉水,将“四大怀药”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从太行山上带了下来,从而形成了“四大怀药”生长的土壤条件。

  另据《尚书正义》说:“覃怀,近河地名……覃,徒南反……《正义》曰:地理志河内郡有怀县,在河之北。盖覃怀二字共为一地,故云近河地名。”《温县志》上说:温县、武陟、孟县、沁阳、博爱一带,古称“覃怀”,后称“怀州”,元称“怀孟路”,明清为“怀庆府”,因此“怀”贯地望名称之始终。

  至于怀药一名,自然因怀地地名而来。此地有太行屏障,冬季北方寒流不能长驱直入其境,非常适宜地黄、山药生长,夏季,热浪有诸河调剂,气候本非多雨之域,又有河流灌溉,是一个冬不过冷,夏不过热,既不过湿,又不过旱的环境,非常适宜地黄、山药、牛膝等蓄根类药材的生长。

  古怀庆府的治下,历史上素有种植地黄、山药、牛膝、菊花的习惯,其种植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734年。据焦作市志及市辖各县(市)志记载:自公元前734年封建诸侯卫桓公以怀山药为贡品进献周王室起,直至清朝末年,四大怀药一直作为贡品进献历代王朝。

  焦作市中医院副院长谢轶哲对焦作市“四大怀药”种植分布情况划了个大致范围:在沁河与黄河相夹的部分,是地黄和山药等的高产区域。之所以“四大怀药”集中在黄河滩,根本的原因是“四大怀药”除菊花外均取用根系,因此在河滩沙地上种植更容易收获。但区域之外的怀药怎么样呢?

  在焦作山阳区李贵作的药王庙内,有一个药王花园,过去一直种植怀药,而在焦作市马村区东部、修武县北部,解放前还曾大量种植怀地黄,现在却没人种了。分析其原因,可能是煤矿的开采破坏了地下水源。在那一带曾经喷珠吐玉的马坊泉、蒋村泉、浊鹿泉及其周围与魏晋“七贤”同享盛名的茂密竹林,如今都随着煤矿的开采而销声匿迹了。

  淮南为橘淮北枳

  “四大怀药”,是中药中的地道药材。仅就“地道”二字的含义来讲,一种解释是:“地”是指地理、地带、地形、地貌,“道”是指按地理区域划分的名称;另一种解释是:“地道”亦作“道地”,本指各地特产,后来演变成货真价实、质优可靠的代名词。道地药材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,是一个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。因此,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人们长期医疗实践证明质量好、临床疗效好、社会公认且来源于特定地域的名优正品药材。出产道地药材的地区称道地产区(或称地道产区),这些产区具有特殊的土质、气候、生态条件。

  历代中药理论中,非常强调中药的出产地。人参以长白山的野生山参为最佳,阿胶以山东东阿所产最有名,岭南荔枝更叫人垂涎三尺。怀药,当然是怀庆府所产的地道。所谓物“离其本土,则千周同而效异”,这也正是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”的缘由。

  以怀牛膝而言,而同属苋科牛膝在全国各地都能生长,最佳的栽培地在河南武陟、沁阳、温县一带,而武陟县又仅西陶乡、大封乡的土质最适,为沙壤两合土。该处受黄河、沁河多次泛滥和改道的影响,土层深厚,自然肥力强,牛膝根可长到1.5米,且侧根须根极少,匀称油润,成色极好。故在当地有“怀参”或“十八拳长”之称,多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药商的青睐,有特肥、头肥、二肥、平条、杂条等出口等级,为他处牛膝所不及。

  抗日战争时期,日寇曾将焦作的土壤运回国研究,化验后重新配制土壤试种怀药,结果以失败告终。上世纪20年代,温县人许召兰、宋武堂、李令富等人先后从山西太谷引进高产山药回本地种植,时间一久,太谷山药反而失去了原来的品性,增加了药性,成为怀山药的当家品种。上世纪70年代,国家为缓解怀药产销矛盾,曾经向18个省区引种怀地黄怀山药,结果引种后品种退化,药性大减,不得不反复来焦作引种。古时,怀商对此类现象不解,只好以“药不见药王不灵”加以解释。

  盛名之下显疗效

  我注意到,“四大怀药”皆有入肾益肾之功,特别是地黄与山药,对提高人的性能力有一定的帮助。因此当地有这样的说法,说“四大怀药”“男人吃了女人受不了,女人吃了男人受不了……”话虽粗俗,理却不输,这表明了怀药的功效绝不平凡。

  以地黄为例。地黄又称地髓,所谓地髓,是说它吸收了地气之精髓,“一种之后,其地便苦”,若第二年复种,“不堪药也”,因此有“地黄不重茬”的说法。沉甸甸的地黄块根,蕴含了几多精华,若用这种饱含天地精华的地黄来补益人体的先天肾气,确可起到填精补髓的神奇疗效!

  明代温补学派名医张介宾以阳虚立论,特别注重甘温益气、补肾填精,常用怀熟地以奏其功,人们因此称他“张熟地”。他在《景岳全书》曾极力称赞熟地黄的功效,并将地黄与人参相提并论。他说:“夫地黄产于中州沃土之乡,得土气之最厚者也。其色黄,土之色也。其味甘,土之味也……至若熟则性平,禀至阴之德,气味纯静,故能

  补五脏之真阴,而又于多血之脏为最要。”

  “且夫人之所以有生者,气与血耳,气主阳而动,血主阴而静……故凡诸经之阳气虚者,非人参不可;诸经之阴血虚者,非熟地不可。人参有健运之功,熟地禀静顺之德。此熟地之与人参,一阴一阳,相为表里,一形一气,互主生成,性味中正,无逾于此,诚有不可假借而更代者矣。”这些话语,都是张介宾多年临床的经验总结,可谓是会心之言。

  不过,“山药”这个名称的来历,宋代医药学家寇宗还有这样一种说法:“薯蓣,因唐代宗名豫,避讳改为薯药;又因宋英宗讳曙,改为山药。尽失当日本名。恐岁久以山药为别物,故详著之。”但据我考证,事实恐非如此。

  唐代宗李豫在位18年(公元762年~779年),宋英宗赵曙在位4年(公元1064年~1067年),假若是因为避讳才改用“山药”一词,此前就不可能有“山药”这一名称,但东晋时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草书中就已经有了“山药”一词。后来,与唐代宗大致同时的诗人韦应物也有了“山药寒始华”的诗,家在孟州的唐代文学家韩愈也有“山药煮可掘”的诗,再者,在李豫与赵曙之间,由宋廷主持编纂的《太平圣惠方》、唐慎微所著《经史证类大观本草》中,均称山药为薯蓣。难道这些作者竟不知避讳之说而冒杀头之罪吗?因此,寇宗的说法很难成立,只不过是一种臆说,倒是上面传说中“山药”的得名,让人觉得较为可信。

  对于“怀山药”,清代中西会通派医家张锡纯大为推赏,他曾创有“一味薯蓣饮”等多种方剂,并谓山药“色白入肺,味甘归脾,液浓益肾。能滋润血脉,固摄气化,宁嗽定喘,强志育神,性平可以常服多服”。

♠ 来源: ♠ 日期:2012-02-14 ♠ 浏览:1928次
♠ 标签:四大怀药 覃怀
♠ 下载:四大怀药有名因覃怀.doc

精选 四大怀药有名因覃怀 淘宝美食